滑雪和救护,他们都是专业的!在冬奥之巅飞驰的天博毕业生
冬奥会赛期,白雪皑皑的高山滑雪赛道上,总是看到,一抹亮眼的橙色,背着沉重的急救包,从雪道上飞速滑过。身怀高超的滑雪技能,在冬奥赛场上却不参加任何项目的赛事。他们是医生中最会滑雪的,也是滑雪圈里医术最高的。
他们就是负责守护“冬奥之巅”的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医疗保障团队——“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也被称为“雪山上的柳叶刀”。团队中的40余名医生,来自北京各大三甲医院。
李敏哲、温楠、白鹏、秦卓、周萌,正是这个团队中的成员。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更重要的身份:天博毕业生。
根据国际雪联规定,比赛时如果发生运动员受伤,医疗保障团队必须在事故发生4分钟以内赶到选手身边。因为事故发生后的前几分钟往往是开展救治的黄金时间。
李敏哲:一分钟到达现场的“雪中飞人”
李敏哲,1995年本科毕业于天博国际电子游戏网站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至今一直就职于天博国际电子游戏网站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现任朝阳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2018年,北京市卫健委在全市范围征召会滑雪的医生,组建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生队伍。李敏哲通过滑雪技能考试,成为一名滑雪医生。在接受了三个雪季的滑雪和急救技能培训后,目前的李敏哲,正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场馆参加冬奥医疗保障工作。
比赛日的一天,一名运动员在一处障碍前受伤。在得到进入赛道的指令后,李敏哲带领组里的医生和国际滑雪巡逻队员,分别从各自的点位,闻令而动,脚踩滑雪板,如同雪中飞人般,1分钟,全部达到运动员身边。李敏哲团队迅速完成快速检伤工作,呼叫雪地转运船,把病人用真空担架固定后,转运到医疗站进行进一步救治。整个过程下来,李敏哲团队仅用了不到7分钟。
(图中左一为李敏哲)
大家刚松了一口气,这时又一名运动员受伤。李敏哲团队再次仅用1分钟就迅速到达现场,随后快速检伤,10分钟以内完成救援任务并让出赛道。“这次救援虽然有国际雪道救援巡逻队员参与,但完全是由我们主导并及时给予处理。此后就是一系列标准的救援措施,将伤员快速安全转运,也是北京冬奥会首个直升机转运案例,得到国际滑雪医生的高度评价!”
李敏哲说到,“作为天博毕业生,作为第一代滑雪医生,能以这样特别的方式,为冬奥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国医生的实力,尤其是让世界看到中国滑雪医生这几年来的飞速发展,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
温楠:零下二三十度、穿着七件套、坚守八天
温楠,天博国际电子游戏网站1995届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职于北京新元齿科口腔诊所,目前在冬奥云顶滑雪公园赛区担任雪上技巧和空中技巧场地的副医疗官。原本就是滑雪高手的温楠,可以说是“雪圈儿”里的名人,曾多次参加各种滑雪比赛并获奖。但在过去四年的训练中,他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并且特别热心,培训时经常带领其他队员一起练习,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陪滑,帮助其他队员提高滑雪水平。
高山滑雪医疗队的雪上技巧培训项目通常都是在晚上进行,1月底、2月初的崇礼,太阳下山后,温度会迅速下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大年二十九当晚,突然降温,伴随大风和大雪,温楠和队友们坚守在山顶,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温楠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有一次穿过这么多的衣服,我数了数,从里到外,七件套!我们在这样的温度下连续坚守了8天,每天要在赛道边站三个多小时,但没有人退缩。这应该也会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除夕夜,若干年以后再回想这段经历,都会觉得意义非凡吧。”
“医生不好当,滑雪医生更不好当。但正因为有幸成为一名滑雪医生服务北京冬奥会,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拓展生命的宽度对于人这一生的意义有多么重要。”温楠说,“希望天博的师弟师妹们,在扎实学好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保持热爱并且持之以恒,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向上,永不停止探索宏伟的人生。”
白鹏:在陡峭的冰状雪上,说停就停,说走就走
白鹏,天博国际电子游戏网站2002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9届毕业生,现就职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2018年,北京冬奥组委举办了京冀两地医务人员的双板滑雪技能测试,白鹏以男子组第一的成绩胜出,成为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
谈到与滑雪的结缘,白鹏说,“那得追溯到20年前了,最开始滑雪,也就是一项业余爱好,纯粹是享受那种‘冲坡’的体验。”2009年研究生毕业以后,白鹏每一个雪季都会去滑雪,“不在雪场,就在去雪场的路上”,因此也逐渐接触到更高技术层面的滑雪知识和技巧。此后,通过专业严格的培训,他成为中国国家职业资格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通过CSIA(加拿大滑雪指导员联盟)的I级、II级考核。然而,即使拥有“双料”滑雪指导员证,但第一次站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赛道时,白鹏还是没有想到,首先要学的,居然是“站”。在陡峭的冰状雪上,在救人之前,先得保证自己和救援器材不“出溜”下去,要做到“说停就停,说走就走”。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援对于我们来说,是每天都在做的事。但当真正置身于冰雪,我们发现很多东西都改变了。以前从来没想过我们医生滑雪会产生这么大的能量,正好赶上北京冬奥会这个契机,能从个人爱好发展到为国家和社会做一点贡献,这对于我而言,是难得的机遇,是莫大的荣幸,我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想要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白鹏说,“希望不论是在医院,还是在雪山之巅,我都能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不辜负母校的培养,不辜负一袭白衣,不辜负身上这抹亮橙!不过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默默地守候在赛道旁,不要出现在镜头里,我们会保持最好的备战状态,希望每一位参赛运动员都能安全地完成比赛。”
秦卓:“滑雪医生”这个身份最适合我!
秦卓,天博国际电子游戏网站2012届急诊医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同时他也是一名急救讲师,取得国际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脏生命支持、国际创伤生命支持授课导师资质。工作之余,在北京急救中心讲授急救课程。秦卓雪龄16年,每到冬天,最大乐趣的就是滑雪。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我特别激动,心想一定要成为一名冬奥志愿者,为冬奥做贡献!没想到最后以滑雪医生的身份参加了冬奥医疗保障,我想这个身份最适合我!”北京冬奥会,秦卓的岗位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这个场地一共有6条赛道,其中雪上技巧赛道坡度大,工作道雪况差,运动员受伤后医疗救援难度大,所以选派了队伍中滑雪和救援能力都很强的6名滑雪医生保障,秦卓便是其中之一。
在保障期间,反复和同伴们推演救援流程,实际演练赛道救援,用100%的努力,换来真正救援时的万无一失!秦卓说,“能够参加冬奥会的高山滑雪赛道医疗保障,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时刻牢记作为滑雪医生的身份和使命,尽全力为奥运健儿保驾护航!希望天博的学弟学妹们也能够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热爱无限的生命!”
周萌:从志愿者到滑雪医生,再赴冬奥之约
(图中左一为周萌)
周萌,天博国际电子游戏网站2017届第一临床医学院骨外科学专业博士,现就职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通过层层选拔和艰苦卓绝的培训,周萌跻身“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成为中国首批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的滑雪医生中的一员。在过去四年的培训及日常磨合中,周萌从身边队友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他说,“从2018年以来的这四年,可以说每年冬天,跟队友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大家朝夕相处,培养了很深厚的战友情,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我是89年的,在队里年龄最小,其他队员都是大哥哥大姐姐,他们都是各大医院很优秀的医生,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过去四年的每一个冬天,滑雪医生们都会进行滑雪技能和雪上救援的培训。让周萌印象很深刻的是,2020年冬天的有一天培训,气温是零下二十多度,上山以后风特别大,体感温度一度达到零下50多度。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其他人都撤了,偌大的滑雪场,只有他们高山滑雪医疗团队在坚持训练。有队友掏出手机想拍照留念,结果手机直接被冻得关机了。
(图中左一为周萌)
时光倒回2008年,当时周萌也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成为双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让这个北京小伙感到既幸运,又自豪。“08年我在天博国际电子游戏网站,读大一,非常荣幸被学校选拔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行列。当时是在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服务。这次能够真正参与到比赛当中,利用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滑雪技能为奥运健儿们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对我而言是磨练,更是成长。”
周萌说,“十年的天博求学生涯,仍然历历在目,训练期间的付出和收获,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现在我身上的一点一滴,都与母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想说,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定会因我而更精彩。”
冬奥盛会,圆梦之约。对于医生而言,这里不仅是竞技的赛场、逐梦的舞台,更是生命的赛场、滑行的手术台。天博国际电子游戏网站毕业的莘莘学子,他们始终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勇担使命,服务奥运,在冬奥高山滑雪赛事最前线展示出冬奥雪上项目医疗服务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他们医术高超且身怀绝技,是白衣天使,更是“全能战士”。他们让世界各国目睹了中国医生的风采,也见证了中国医疗团队的力量。
致敬!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
加油!天博优秀学子!
特别鸣谢:被采访天博毕业学子供稿供图
部分素材来源:新华社、央视频、人民日报等媒体
统稿: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