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精彩纷呈 “战”疫共克时艰 “仁医贤师 经典好课”系列线上讲座深受天博国际登录入口欢迎
疫情当下,为了丰富天博国际登录入口学习生活,舒缓焦虑情绪,同时充分利用居家时间,拓展视野,全面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天博国际电子游戏网站近日重磅推出《“仁医贤师,经典好课”——天博国际登录入口素养教育系列讲座》。在第一期讲座中,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8位学术大咖与天博国际登录入口进行线上交流,内容涵盖哲学、心理、音乐、戏剧、职业规划等方面。讲座全程通过“长江雨课堂”进行线上直播,全校本专研共计13000余同学开通了线上讲座账号。系列讲座深受同学们欢迎,截至目前,已吸引17000余人次观看讲座直播,6000余人次观看课程回放。
针对疫情对同学们返校及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学校邀请了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段鑫星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施钢主任为同学们分别带来《疫情下的压力应对和心理调适》和《大学生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的讲座。两位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咨询经验,他们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疫情中常见的行为问题及调节、情绪管理、心理状态调节等方面问题。讲座教会了同学们从容面对压力、科学管理情绪以及建设积极心态,提升了同学们在疫情状态下自我接纳、自我应对、自我调适、自我放松的能力。
针对同学们对艺术知识的渴求,学校邀请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君教授、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吕建强副教授、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肖薇副主任分别对经典诗歌、音乐和戏剧进行了解读。三位老师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别为同学们解读了经典诗歌与文化背景、经典音乐与时代精神、经典戏剧和美育理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讲座,同学们对诗歌、音乐与戏剧有了更深的历史维度的理解。
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殷雅俊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立军教授分别带来题为《科学哲学与艺术》和《汉字的取像法则与文化价值》的讲座。两位教授分别通过科学中的艺术塑造和艺术中的科学展示、汉字构形的演化趋势,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发散思维,逐步理解科学、艺术之间的统一和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针对就业季的来临,毕业生们都面临着人生选择的重大时刻,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金蕾莅副主任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以《职业选择的挑战与应对》为题,为大家讲述未来职业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金老师从同学们在职业选择中会遇到的问题、职业选择过程中会遇到的三种挑战及其解决策略入手,教导同学们更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启发同学们更好地认清自己对于职业的目标需求。
系列讲座加强了疫情期间师生的联系和互动。聆听系列讲座后,同学们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艺术鉴赏力。下面就来看看同学们对课程的评价吧!
医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参加《仁医贤师,经典好课》系列课程,我不仅学习到了音乐、哲学、诗歌等非医学专业内容,而且了解了有关求职、心理建设、压力适应等实用性知识。这不仅让我的知识面得到了补充,而且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学习这样的优质课。
——基础医学院2021级长学制临床4班 吴朋泽
疫情或许还没波及到我的家乡高平这座城市,但却像一块石子投入湖中,波纹通过惠更斯原理,从不经常开的门缝中波及到每个人。就像讲座中老师所说,疫情之下的生活,人与人之间更应该注意“联结”,从而推动我们形成合力,共同抗击疫情。
——基础医学院2020级长学制临床4班白颖轩
疫情期间,身边的同学不同程度会有心理上的压抑感。通过这期讲座我学到了很多调整心态的方法。首先是积极面对,不要因过量的信息加重心理负担,引发恐慌情绪,要积极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其次是规律作息,从好的睡眠开始,加强身体锻炼。三是要学会放松情绪,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和亲人朋友交流,不要陷入自我孤立的状态中。
——基础医学院2020级药理学博士研究生 谢乔波
通过段鑫星老师的讲解,我认识到在疫情期间产生压力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与压力相处。疫情期间,我们应当活用段老师教导的心理调适策略,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时间,适时进行体育运动,尝试多与外界沟通,保持积极正面的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医学人文学院 2021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赵越
被疫情打扰的硕博岁月,让我有些焦虑。当通过听讲座学到一些心理调节技巧后,我试着和疫情和解。在不能返京的日子里,我学会了独处,学会了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当浮躁的心静下来,自己想要什么,就会变得清晰而坚定。疫情你走,我欢送你;疫情你来,我也不再惧怕你。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0级内科学博士研究生 王琦
施钢老师带来的讲座,结合自己居家学习焦虑、无法集中注意力等情况,让我了解到像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给不同群体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恐慌、愤怒、抑郁等心理冲击和情绪困扰,并且缺乏安全感性格的人更容易产生这样的负面情绪。同时也学习到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我们应该判断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运用“不较真、不逃避、不主观”和闭目养神等方法来缓解情绪。
——基础医学院2021级五年制临床3班 张嘉怡
系列讲座的第六讲《大学生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让我受益良多。课程开始施钢老师通过几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解析同学们的性格特征,引人入胜并且给人以很强的参与感。之后的上课过程中老师还积极和弹幕留言互动,在线解答同学们的问题,这种方式给人一种面对面授课的感觉,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疫情期间,很多同学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施钢老师对情绪进行分析,教给大家应对不良情绪的办法。整堂课下来让人感觉身心愉快,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 陈晨
听了施钢老师的《大学生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这一课,我感受颇深。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压力我深有体会。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我们都处于一个“内卷”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尤其疫情当前,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带给大学生们情绪上的恐慌、焦虑与担忧。如何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成了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施钢老师的讲座用语言的魅力,为我们勾勒出心灵的港湾,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应对面临的各种压力。
——护理学院2019级护理本科2班 赵迪
今天收看了由施钢老师主讲的《大学生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施老师专业知识过硬,授课幽默风趣,通过常见的心理学测试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心弦,让我对自身的性格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此外,施老师在课上亦传授了通过冥想放松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缓解因为学习、科研和临床工作带来的压力,也可以在临床中用来缓解术前病人们的紧张、焦虑情绪。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0级眼科学硕士研究生 孙润洲
聆听了中国农业大学施钢老师关于学生心理压力的认识和疏导方法的精彩讲解后,我对心理压力有了正确的认识。简言之,心理压力是自我追求的目标和能力状态的差距所产生的,适当的压力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但过度的压力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施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正确缓解压力的方法,例如腹式呼吸,这可以有效缓解我们的精神压力。施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深刻透彻,为我们在未来科研之路中的心理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帮助和指引。
——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21级病原生物学硕士研究生 盛钢
非常有幸聆听了来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孙明君教授讲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诗歌。孙教授分别对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及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和藏传佛教相关的文学经典进行了解读与思想延伸。我对老师解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经典印象尤为深刻,联想到今后将从是医药相关行业的我们,如若借鉴其中蕴含的“大爱”思想实施到日常工作中,是否可以减缓医患之间的矛盾,这值得我们深思。
——基础医学院2021级药理学硕士研究生 陈洁如
孙老师带我们领略经典诗歌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不仅欣赏诗歌文笔辞藻之工整华丽,更分析其中隐含的儒家、道家、佛学思想,从字句行文间一窥各个年代的社会环境,领略百家争鸣的学说盛会。这的确是别开生面而又使人受益匪浅的一堂课,它仿佛带我跨越千百年岁月,一睹作者下笔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念,更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于我们的重要性。
——医学人文学院 2021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朱钟锐
有幸能够聆听孙教授对有关古典诗歌与传统文化的讲座,从中获得到的文化知识滋养了我们略显浮躁的心。从孔孟时期的古典诗词到两汉三国,再到古典诗词顶峰的唐宋,每一首能够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有着它们的灵魂,有着它们的生命。古典诗歌,就是“把最妥当的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方”。虽说学古诗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是当心中充满诗意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灵魂上的穿透力,能够真切体验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能够感受到诗人传递的浓烈情感,这便是诗歌的魅力。
——中医药学院2021级中医2班 历鑫伟
听歌,是一种享受、感悟和理解。我们在听歌的时候,听的不仅仅是曲调,更是曲调背后的情感,歌词所蕴含的一种美的价值观。几十年前,土地里耕作的农民唱起的劳动号子,唱的是淳朴,唱的是生活的热情。几十年来,在中国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代表着时代风貌的传唱歌曲也在不断更迭,从另一个视角谱写了新中国的发展史。从《社会主义好》所歌颂的公平分配、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到《歌唱祖国》所传递的对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自豪,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经典,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已经随着曲调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基础医学院2020级五年制临床2班 王一平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音符,每一个音符都汇聚着音乐人内心的憧憬与感悟,音乐的变迁同样也体现着时代的变革。在《音乐与时代精神》这门课当中,我跟随着吕建强教授的脚步,从《蔷薇处处开》开始追忆一首首流行音乐,遇见一位位璀璨的音乐人,体会每一首音乐背后的故事。音乐不是词与曲的简单拼凑,它所传递出来的也不单单是旋律,更是一种属于时代的力量,映照着这个时代的经历与故事。
——医学人文学院 2021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刘振宇
戏剧具有巧妙的艺术思维,在美妙的表演中让大家体会故事想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在学生素养系列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肖薇老师的《戏剧的启示》。肖老师通过讲解有关《雷雨》的创作背景,以及台前幕后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创作一个舞台剧的艰辛和不易。
——护理学院2021级护理外培班刘易
通过《戏剧的启示》这堂讲座,我了解到戏剧表演有很重要的三点:悲剧精神、形象思维和具身认识。人们通过表演去体验生活,释放天性。可以说戏剧是直面观众的,而戏剧演员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体现、去磨练,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中医药学院2019级中药双培班 郭梓堃
从古至今,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博弈”似乎未曾停止。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殷雅俊教授在《科学哲学与艺术》课程中的讲解深入浅出、案例生动,结合时事、医学、力学以及自身研究经历,指出作为科学技术者,我们最应在哲学“两个范式”的指导下,紧握科学内核,保持艺术之心,做出真与美、理与情俱在的成果,如此方能贴近人性,并真正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基础医学院2021级长学制临床1班 王婧伊
今天有幸听了王立军教授关于汉字的取像法则与文化价值的讲座,受益匪浅。中国汉字是世界几大古老文字中唯一毫不间断、沿用至今的文字,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价值,它有着丰富性,必然性和有限性,我在这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看到了文字的演变,既有趣又增长知识。
——基础医学院2020级精神医学班 孙菁
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在听了殷雅俊老师的《科学、哲学与艺术》的讲座后,使我对所研究的专业有良多感想。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科学、哲学与艺术是一座金字塔的三面,相互融合。心理学正是一门融合了科学、哲学与艺术的学科,尤其是在应用领域之一的心理咨询方向。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不仅有经过前人验证的科学理论,也有伴随文化发展的人生哲学,同时也会引用一些艺术手段,如音乐治疗、绘画治疗和舞蹈治疗。心理咨询本身就像是融合了科学和哲学的艺术,身处其中便能感受其美。作为科学探索者,当我们一旦理解了科学、哲学与艺术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换一种角度看待问题,也必然会走得更远。
——医学人文学院 202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张磊
“汉字源自于生活,反映生活,是古人生活的真实记录,因而也就必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汉字的文化价值具有必然性。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也意味着汉字的文化价值具有丰富性,但也就有局限性。通过对汉字的学习与理解,我们对古人的生活得以窥探一二,我们阅读着历史,同时也创造着历史。时代在发展,记录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的历史将以何种方式传承下去?我想这正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医学人文学院 202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谢金营
非常感谢学校举办的“仁医贤师,经典好课”天博国际登录入口素养教育系列讲座,今天聆听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立军教授讲授的《汉字的取像法则与文化价值》课程。王教授从世界四大古老文字发源的时间地点出发,步步深入,讲解了拼音文字的字母来源的象形文字,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汉字的取像法则。我对老师解读汉字文化价值的丰富性印象深刻,我认识到汉字是世界几大古老文字中唯一不曾间断、一直沿用至今的文字,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这不禁使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为生活在这样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自豪!
——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1级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 朱佳曼
听了金蕾莅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之前总是认为大学毕业了找工作没那么难,但是现在我才知道,事实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对于我们来说,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不但要把专业知识学好,还要学习实践社会知识。
——基础医学院2018级基础医学班何俊杰
在素质教育系列公开课上,我有幸学习了由清华大学金老师带来的《职业选择的挑战与应对》一课,令尚未面临社会也不懂得职业选择与规划的我受益匪浅。金老师由选择与决策的根本差异分析入手,首先明确了什么是决策,再深入分析如何做决策,高屋建瓴地为我们列举决策途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又通过形象举例为我们提供巧妙的应对技巧。通过本次课程,我不仅对于决策的具体执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于脚踏实地地进行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基础医学院2020级药理学硕士研究生 吴昕峰
在观看了《职业选择的挑战与应对》的讲座之后,联系疫情之下中国医护人员的工作,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感悟。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医生面对的挑战更加严峻。面对这些挑战,该用什么样的行动和心态去应对显得至关重要。在面对的生命的时候,医生这个职业所要展现出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手术技巧、强大的内心,更要胸怀大爱,只有这样才能在挑战来临时从容应对。
——中医药学院2021级中医2班 袁泉
师生云端相约,课堂“疫”样精彩。据悉,下一阶段,学校将根据师生共同的关注热点,面向师生共同开放系列经典好课,将各专业优秀人才的学识、眼光和经验之谈倾力奉献给天博师生,使师生在特殊时期能够有效缓解焦虑和压力,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让云端课堂更精彩,让居家学习有实效。
(撰稿:宋海涛 康概)